• UW内衣服饰
  • UW内衣经销商
《UW内衣服饰》, 《UW内衣经销商》合刊于2014年1月。 聚时尚, 国际化内衣品牌。 内衣行业管理, 营销, 陈列, 导购,促销等实践于一体。 我要订阅
《UW内衣经销商》, 《UW内衣服饰》合刊于2014年1月。 聚时尚, 国际化内衣品牌。 内衣行业管理, 营销, 陈列, 导购,促销等实践于一体。 我要订阅

内衣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国际内衣网 > 内衣学院 > 内衣学院 > 营销 > 案例分析 > 正文
当专利神话遭遇市场 
发布时间:2004-10-23   编辑:   来源:
更多

    前不久,一个和李官奇有关的内衣品牌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河南市场。

    提起李官奇这个名字,不少人都已熟知这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缔造的神话——经过十几年刻苦钻研从榨了油的豆粕里提炼出“大豆蛋白改性纤维”,成为中国在世界化纤领域的首个原创技术,也是唯一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人造纤维,被国际纺织界称为继涤纶、锦纶、氨纶、腈纶、丙纶、粘胶、维纶之后的“第八大人造纤维”。

    2004年10月1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200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奖的殊荣落在了李官奇的头上,他在科研领域内创造了一个别人难以逾越的高峰。那么,这个和李官奇有关的内衣品牌是否就是这一专利神话的市场化延续?上海李官奇大豆纤维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赵为给了记者肯定的答复。

    “大豆纤维以前还会经常出现染色不匀等问题,但经过李官奇和一些专家的努力,这些问题都已经克服,今年是公司第一次推出用大豆纤维制成的自有品牌成品。”赵为告诉记者,产品一上市就首先选择了河南作为其市场推广的第一站。

    看来,作为河南人的李官奇在产品投放策略上明显带有感情方面的倾向性。

    李官奇在今年年初回郑投资时曾向记者介绍,他以后的工作重点会由研究一线转到市场一线,并且要毫不含糊地在市场营销方面下大工夫,不仅关注国内市场,还会与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及香港特区的大公司加强合作。

    背负着“世界植物蛋白改性纤维第一人”的盛名,这位河南农民的市场运作是否会像他的专利成果一样骄人呢?

    “目前招商工作进展得还算可以。”上海李官奇大豆纤维制衣有限公司河南省总代理杨振东告诉记者,目前全省有12个市已经有了代理商。

    李官奇给自己的产品取名“天绒”,在世贸商城其总代理的店铺里,记者看到摆放的商品几乎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保暖内衣、美体塑身内衣等相差无几,只是产品包装上还有一个名为“沅秀”的商标。

    “那是大豆纤维的商标,和其他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材料的成分是大豆纤维,这也是我们的卖点。”赵为告诉记者。

    “大豆蛋白改性纤维”俗称“人造羊绒”,其成本仅为真丝的三分之一、羊绒的十五分之一,其终端产品的定位是针织品、内衣、毛衣、T恤、衬衫面料等,可用于西装面料与家用纺织品以及军工用品隐形布等,李官奇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内衣作为切入口?

    据业内人士预测,在我国内衣市场,早期靠几百万元投资就能赚个盆满钵盈的历史不会重演了。有人预言,2004年将是全行业整合的关键年,品牌大战之后势必会有被淘汰出局者。

    “过去内衣的市场空间较之现在而言尚处于市场导入期,总体销售量不大,利润空间也比较大,如今内衣市场的热点变化很快,从保暖到美体再到彩棉,几乎每一个新系列产品的出现都会引起市场的一阵骚动,各家企业纷纷跟进,市场竞争已演变成为原材料的竞争。”赵为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行业切入市场,主要是产品特性方面的原因。“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大豆纤维不但具有舒适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功能。像内衣这样贴身穿的产品如果能被消费者接受,就是大豆纤维制作出的成品舒适度等的最好证明。”

    虽然选择了进入终端市场,但李官奇的全盘考虑似乎有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味道。

    为充分体现科技含量和成果价值,李官奇以技术入股和资金入股的方式拥有53%的股份而成为合资公司的董事长,这些合资公司所从事的也都是“抽丝”这道工序。 所以,他的工作重点是卖“丝”(大豆纤维)。

    “目前我国内衣市场品牌林立,各大城市的大中型商场的品牌销售集中度相对较高,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相对固定于有限的几个品牌。”赵为说,内衣虽不是市场的主导消费品,但我国内衣行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新产品、新概念、营销新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其他成熟的品牌相比,我们在设计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但随着品牌的发展会有进一步的完善,这需要一定的过程。”

    赵为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卖内衣也是在为自己的大豆纤维做广告。

    “虽然大豆纤维制成的成品和羊绒等有相同的效果,但如果原材料的一部分改用大豆纤维,其生产工艺等还是需要改动的。”赵为告诉记者。

    要想把这些“丝”成功地卖出去,就要让这些进行“后工序”生产的厂家相信你的产品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现在所用纤维的效果,所以要给这些生产出来的大豆纤维找到买家,最后纺成纱、织成布、做成衣,虽然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难度,但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联动。

    “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不管你有多么好,总是要有一个被市场接纳的过程。”据赵为介绍,事实上现在国内已有一些品牌尝试着用大豆纤维做原材料。

    “中国每年纺织材料要用去1300万吨,其中化纤700多万吨、棉花500多万吨,另外还有蚕丝8万吨、羊毛30万吨和羊绒1万吨,大豆纤维真正推广以后,就算只占10%的份额,一年也是130万吨的产量。”李官奇曾经充满信心地如此对记者说。

    李官奇的考虑是用一个终端品牌来带动整个纺织业对大豆纤维的应用,他用自己的盛名给自己的产品作了一个无形的担保,他想用自己的旷世发明缔造出一个纺织产业的变革,但李官奇自己也应该知道,市场的事情仍然任重而道远。

版权说明:本站文章由国际内衣网原创或来自合作媒体,转载请看原始出处,内容合作请电:020-85659990
更多关于 , 相关信息
1